011丨序言
往近说,这应该是17年动画界,最令人兴奋的一部影片——《BLAME!》。
这部中译为《特工次时代》(港译《特工次时代》,又译作《特警新人类》或者《网络迷宫》)的漫画,最早是由漫画家贰瓶勉,于1997年,在讲谈社杂志《月刊Afternoon》开启了连载的SF动作漫画。
对于原作漫画,一度就有-着无人可以改编的称号,这完全归功于画家贰瓶勉,在创作的过程中,完全不在乎太多的故事情节与人物转折,整部作品的最高含义,对他来说,就是那突破人脑极限的想象力,以及不断刷新的高概念未来科幻设定。
当超高智能的网络空间遭到破坏,当系统崩坏到只会指挥机器人不断建造城市,当地球和月球都解构成了超大城市的一部分,当整个太阳系也被钢铁包围了起来……人类在其中的位置,更加变成了最微不足道的蝼蚁。
当失去了掌控网络能力的人类不再是主宰,而是变成了系统默认的入侵者,那么,面对一旦发现就会予以消灭的下场,又该如何狼狈苟活?
这就是整部作品的设定,一听就极其有趣,但作者始终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丝毫没有把问题解释清楚,无论是漫画也好,还是17年的动画也好,统统都是概念先行,风格至上的烧脑作品。
也正因如此,喜欢观看此作品的人,都相对而言较为独立,配合自主推理与猜测,才能勉强将故事补全,所以,这是这部作品相对小众的根本原因,但在这个赛博朋克概念日趋主流的圈子里,再回过头来看它,亦不失为一种颇具新鲜感的先锋尝试。
022丨背景向:无需多言却令人费解的90年代先锋朋克
首先,在分析作品背景之前,我们始终绕不开的,就是《BLAME!》的作者:贰瓶勉。
首先,他是日本极其优秀的漫画家,也是日本漫坛的科幻派创作大师。
在从事漫画工作前,他在美国纽约获得了建筑学学位,这为他日后作品中传达的独特建筑风格带来了丰沛的灵感,之后,回国他加入了Kodansha杂志社,自此进入了漫画事业,从事高桥努的漫画助手,经由个人连载作品《BLAME!》的火爆,才使得贰瓶勉名声大噪。
回到《BLAME!》作品本身,首先,在港译版本上,它叫作《特工次世代》,不得不说,在当时那个年代,这部作品多多少少吃了翻译的亏,单看名字实在没有太多的拜读欲望。
但其实呢,它始终是一部充斥着后现代意识的青年向作品,整体世界观构架偏向于赛博朋克风格,也糅和了美式画风和日式人设,自《月刊 Afternoon》上连载之后,一下就吸引了一大群哥特青年的青睐,并陆续推出了多国语言版本。
直至现在,《BLAME!》依旧拥有大量机械控、高层蹦极死忠、恋幽闭恐惧癖和伪dark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拥有小众但坚实的粉丝属性。
之后,回到作品本身,它始终是一部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作品。
首先,它拥有独一无二的作品魅力,那就是,即使你把剧情抛到一边,只去看图,也能感受到它带来的强烈先锋概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去探寻作品的世界观。虽然贰瓶勉的人设画风确实不太出彩,但即使是在这种驾驭生涩的画风下,那种文明臃余破败之后的赛博朋克色彩,也始终是绘声绘色,生动传神。
其次,他的定位非常的清楚,他就是要玩末世的赛博朋克、虚幻时代的人性孤独……在这种强烈的科技设定发展下,人文情怀被衬托得更为珍贵。
总体来说,《BLAME!》具有相当强烈的小众特色,一定程度上,也自带那种想看就看,不想看也大可不用费心,我也不带你玩的傲气与高冷。
小结:《BLAME!》的世界观是尤为奇特的,这注定会让它淘汰掉大部分逐流的观众,不喜欢科幻类作品,对大量战斗场景无感,不喜欢粗糙画风,都无法与它产生共鸣。
但总有人会对它相见恨晚,一见倾心。可惜,即使你是这个对的人,通读之后,你依旧不能读懂它。
但幸好的是,《BLAME!》值得你再回过头来,多看它一遍。
033丨设定向:抛开科幻外衣却又硬核十足的混乱本质
除了细节画面上的设定之外,再来看下世界观的设定。
《BLAME!》在1995年连载,而赛博朋克的典型作品,无论是《AKIRA》、《攻壳机动队》、《铳梦》……这类漫画作品,还是《银翼杀手》、《黑客帝国》……这类经典电影代表作,都集中涌现在当时的时代,可以说,它正好赶上了80、90年代的赛博朋克婴儿潮,属于虚拟网络技术相关的赛博文化作品的第一梯队。
因此,无论现在来看,设定有无落伍之处,但在当初,贰瓶勉构建的世界妥妥是个极具先锋观念的新锐向作品。
而在设定上,《BLAME!》的背景核心,是围绕着代表网络世界的“网络球”、以及支持网络球技术的基底现实构成的。二者一虚一实,如同软件与硬件一般,支撑起了故事的构架,但网络球究竟是什么,作品中从未体现过。
作者只是在描绘着基底现实里的各种力量斗争,大家都在渴望占有、控制并运维网络球,但读者完全不知道网络球为何物,只能通过作品里基底现实失去秩序的混乱状态,加上自己的理解去一一补全,整部作品的主体不在于世界观的革新,更多将重点放在了失去文明后的肆无忌惮。
当地球本身已经成为了混乱的一部分,整个宇宙也成为了彻底失控的牢笼。
没有天空、大地、海洋,只有以金属及水泥所造成的建筑物集合而成的超巨大构造。当整个世界失去控制,只会不断无目的扩建之时,人类的抉择变得可有可无又至关重要。
这种世界观,即使没有太严谨精湛的作画,都足以支撑起《BLAME!》的脱颖而出,而相较于设定而言,略显苍白的剧情与人物刻画的无力感,也变得瑕不掩瑜了。
而回到剧情与人物上,宏观来看,却没有那么复杂与深奥。但提高了阅读门槛的原因也无非有两点:一是本身作品对白就少,又没有详细的背景与世界观介绍,基本上,所有贰瓶勉风格的陌生名词,只要出来,就只能等下文的补全,再结合上文去自行脑补;二是回到贰瓶勉本身,人家根本就没有计划去好好讲清楚这个故事,所传递的仅仅只是一个风格化的新锐世界观。
小结:总的来说,会画画的,不一定会讲故事,会画建筑的,也不一定会画人物。虽然贰瓶勉并没有将故事框架叙述得清晰完整,很多细节也并没有深刻到位,但正是这种顺其自然的叙述,反而为作品带来了恢弘的张力,营造出了一种历史之上,废土末世的赛博式孤寂。
这种不拘泥于人物,不受限于故事的作品,正是《BLAME!》的核心亮点。
044丨尾记
这部作品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部,而且是刚看完就有很大冲动想要重看一遍,当然,很大程度是因为第一次确实没看懂。
谁也不知道,雾亥到底要经历多久才能到达都市边缘,他需要徒步穿越的过程漫长到可以跨过地球的距离,但他依旧坚持着,最终完成了这个任务,莫名感动由心生。。。。
总结到后来,抛开那些科幻与机能的设定,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场景,其实是主角漫步于都市中的那些画面。
没有文字,没有战斗,只有默默的前行。
但就是这种荒凉孤独,却又渺小而神秘的感觉,深深的吸引了我。
就像是老版《银翼杀手》里,仿生人罗伊·贝迪在大雨瓢泼的屋顶与银翼杀手里克·德卡战斗过后,将死之前,贝迪的神情仿若疯狂,又无比温柔。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台词:
All the moments will be lost in time, like tears in the rain.所有的记忆都会消失在时间里,一如泪水消失在雨中。
之后,他平静地死去,手中的白鸽飞起,那一刻,他比任何一个人类都更富人性色彩。
抛开整部作品的科幻架空,我们热爱赛博朋克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它的先锐与反叛,而是因为:它承载了多少想象力,就饱含着多少等量的忧伤。
关于它的作品,是关于命运,也关于死亡的忠诚记录。
它告诉我们,总有一天,我们作为独一无二个体的身份,终将被飞逝的时间碾为泡影。
《BLAME!》也是这样,它是打开赛博朋克大门的其中一把钥匙,读懂了它,那个世界也能一同变得徐徐生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