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文玩古董宝贝,做个识货人】
老夫子这部漫画,估计00后的年青一代中知道它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在当时却是风靡了近半个世纪。
老夫子漫画正式出版于1962年,漫画的作者署名为王泽,原名叫王家禧。就在这个月,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出了王家禧先生的漫画原稿《摇滚老夫子》,最终以65万港币成交,超预估价5倍多。
《老夫子》这部漫画主要反映了社会环境(特别是1960-1980年代)的转变。内容有时会显现贫穷、盗窃、自杀及黑帮等社会问题,它有时会嘲讽人妖、新潮服装和摇滚乐等流行文化。在搞笑的同时又讽刺了社会的一些现象。
王家禧的《老夫子》才出版不久就在香港非常受欢迎,由于老夫子形象正直、健康,香港有关部门还用老夫子作为卫生总署宣传的主角。
《老夫子》被人熟知的作者是王家禧,是在华人社区中十分著名的漫画家,于去年才离开人世。但是,真正的《老夫子》创造者却不是他。
第一个版本的作者笔名叫朋弟,原名为冯棣,四川成都人,是中国内地1930年代的著名漫画作品。当时他在报章发表《老夫子》、《老白薯》等漫画,其人物造型和性格与王泽的《老夫子》十分相似,是被王泽(王家禧)剽窃的原著,后者多次声称”老夫子“是自己于1962年创造的。
王家禧(笔名“王泽”)1924年生于天津,久居于香港,后定居美国。于去年去世。王家禧先生用的笔名“王泽”是他长子的名字,而这次拍卖会的原稿,正是长子王泽提供。
虽然王家禧先生已经去世,是它将《老夫子》发扬光大,但是我们也应该记住《老夫子》的原创,冯棣先生。
作家冯骥才曾写文发声:
基本的形象和性格特征却与朋弟笔下的人物全然一样,这就是王泽之所为了。这种笨拙的剽窃术,是一种“掩耳盗铃”的愚蠢行为。但由于当时香港和内地隔绝,信息不通,便使得他瞒天过海,并家喻户晓起来。历史是健忘的。如果它还没有记起,我们有责任提醒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