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王》是迪士尼在1994年推出的一部经典动画片。该片上映后打破了之前动画电影的北美票房记录,并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阵观影热潮。影片讲述的是小狮子辛巴的父亲本来是草原王国的首领,但是被弟弟害死。辛巴失去父亲后自暴自弃,后来法老找到他,做法使辛巴感受到父亲的召唤,最后他重回自己的领土夺回王位。
辛巴和父亲相处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父亲却影响着辛巴的一生。辛巴最后能称王,正是因为父亲做对了这几件事。
培养自我意识
(资料图)
父亲带着辛巴在大草原上看日出,一边向他介绍美丽的领土,一边告诉辛巴,今后他将是这里的国王。从此辛巴心里就有了这样一种信念:他日后将成为国王。在他与同伴玩耍的时候他也常会提到以后他就是这里的国王。辛巴父亲的这种做法是在帮助辛巴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年幼的孩子由于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为了保证自己获得足够的照顾,他们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喜爱。而为了得到父母的喜爱,他们会想办法满足父母的期望。这个时候的孩子不像青春期的孩子有叛逆心理。相反,他们非常在意父母的期盼。父母说的话他们都会相信,如果父母在这个时候为孩子设立一个目标,孩子就会向这个目标而努力。在这个时期一旦他们树立了我以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自我意识,这种意识会一直伴随他们一生,并成为他们的生活动力 。辛巴的爸爸在辛巴年幼的时候就相信自己以后会是国王,这样的信念伴随他一生。所以虽然辛巴后来经历了命运的打击,最后相信自己会成为国王,回到领土,争夺王位。
传授世界观
辛巴的父亲是一位受人爱戴的国王,他懂得作为国王如何维护生态的平衡,使草原生生不息。辛巴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父亲也把这个道理讲给辛巴,让他知道生态是怎样平衡的,万物怎样和谐生存,才能让国家保持长期稳定。辛巴通过父亲的世界观来认识世界,理解治理国家的观念,才带领大家重新恢复草原生机勃勃的样子。如果父亲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即使孩子以后身处不好的社会环境中,他也能保持正确的行为,并且坚信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就像电影《长江七号》中,周星驰扮演的父亲告诉儿子即使自己很穷,但是遵纪守法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一样可以受到尊重。所以他的儿子即使在学校经常被人欺负但是他也相信只要做个好人就是值得尊重的。
展现父亲的强大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艾力森 高普尼克的书《园丁与木匠》中提到,孩子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的。辛巴的父亲在辛巴面前展示自己是如何工作的,如何在其他动物面前展现自己的强大,小辛巴不知不觉也学到了如何像爸爸那样强大。辛巴在与小伙伴们玩耍的时候也模仿爸爸,在同伴面前展现自己的强大。即使多年以后辛巴要与叔叔对战时,他仍然记得父亲勇敢的样子,像父亲那样与对手战斗。观察与模仿是孩子学习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作为父亲,自己努力成为一个强大的人,他的孩子会从观察他的一言一行中学会如何变得像父亲一样强大,这比直接告诉孩子要怎样做怎样做有效得多。
探索世界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不知道这个世界潜在的危险。如果孩子没有注意到这些危险,那么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受到伤害。辛巴的爸爸告诉辛巴安全的活动范围是自己的领土之内,但是辛巴后来被坏人诱骗领土之外,不过因为爸爸及时赶到救出辛巴,逃过一难。之后辛巴的爸爸把辛巴留下来,单独严厉的批评了他,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得到深刻的教训。辛巴的父亲这样做就是要孩子知道安全的边界值在哪里,以免日后再出现这样的危险。家长要给孩子明确的界限感,在孩子走向社会的时候,孩子如果知道自己的安全区域,他们才会更勇敢地在自己的安全区域进行探索。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的安全区域,而在探索中受到伤害,他们会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新的事物。
表达爱意
辛巴的爸爸在批评完辛巴后告诉他,自己这样做是害怕失去辛巴。父亲这样的表达一方面让辛巴知道爸爸是爱自己的,增加亲子感情。另一方面也让辛巴更理解父亲批评自己是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父母的爱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也是孩子能够突破重重障碍取得成功的动力。辛巴知道父亲深深的爱着自己,他会更加爱自己的父亲。虽然失去父亲的伤痛让他沉沦了一段时间,让他看清自己的内心的时候,他终于明白自己是多么爱自己的父亲,并且跟随父亲的召唤重回领土。正是这份情感,让他最终选择承担起父亲当年的责任,让自己的领土恢复生机。
《狮子王》这部电影反映的是孩子在父亲的影响下,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个有责任心,受人爱戴的国王。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父亲的陪伴,孩子潜移默化地从父亲身上学会如何面对这个世界。辛巴的父亲不仅陪伴孩子的成长,还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孩子知道如何成为领土上的王者。有了父亲这样榜样的影响,辛巴最后才真正的成为王者。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