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中国奇谭》第7集《小卖部》上线了。
这一集一开播该系列的口碑又再度回归,有人说是“最有生活气息的一集”,有人把它叫做“浪漫的中国式童话故事”,有人直呼“回味无穷”。
还有人说这简直就是“现代聊斋”,是一集具备“洗眼睛”威力的动画,看来各位网友是真被第六集伤得不轻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然,在我眼中《小卖部》确实非常棒,这是一部极为接地气的作品,故事很日常很平淡,但在这种日常和平淡中又揭示了某些带点儿伤感的社会真实,以及传递了一种极具生命力和浪漫色彩的正能量。
好了,话不多说,我们立马来看看它究竟有多棒。
《小卖部》究竟讲了什么?
《小卖部》的一整个故事都发生在一条小小的胡同里,而故事的主角是一位退休多年的老头子---杨大爷。
杨大爷如今独自一人居住在胡同老家中,每一天他都在一系列极其平淡的生活中度过。如一天里的早些时间他会在小卖部附近活动,每天帮助门口的小石狮子擦拭身体,在忙完后又会坐到门前的板凳上歇息,抬头望望天上的蚊子,溜溜身边的小鸟,以及和经营小卖部的胖子寒颤几句。
待天色稍晚一点后,杨大爷又会如平常般起身拿晚报,并顺着胡同一路走回家里。
在回去的路上杨大爷会和相遇的每一个邻居搭讪几句,而在回到家里后,杨大爷则会给自己拌上一碗炸酱面,然后独自一人在这昏暗、狭小、寂静的小房子里吃下当天的最后一顿饭。再然后杨大爷会在夜里提上当天的生活垃圾去到集中点丢弃。
《小卖部》这部动画的前半剧情给我们呈现了杨大爷在胡同里生活的一整天经过,这不是特殊一天的事情,而是日复一日的行为,然后这种“重复”对一般大众来说也意味着乏味。
“乏味”自然不是什么好词,甚至在大众印象中还有着“垂垂老矣”的意味,代表着生命力将要枯竭。
说到这里,《小卖部》的一大内涵亮点便呼之欲出了---制作人揭示了大众(尤其是年轻大众)对落后社区和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鄙夷态度。
那是怎么个落后法呢?答案是虽然这条胡同大概是北京的某个角落,属于超一线城市地盘上的住宅区,但胡同里的生活环境却是有点“惨不忍睹”。
通过画面我们能看到一系列错落杂乱的低矮平房,以及非常狭窄的主干道,连个快递小哥开快一点点也会让杨大爷担心意外发生。
窄还没完,在道路两旁还堆满了居民的生活物料以及停放着不少小汽车,而车主们为了减少刮蹭,还要大费周章的给汽车套上保护罩和贴上反光条。
当然,胡同环境的“糟”远不只有这些,比如在知名家装节目《梦想改造家》中就出现过好几期涉及胡同的棘手案例,在这些剧集中装修队伍不仅要面临严峻的运送物料问题,还要对业主所在片区的供水系统进行深度改造,因为对一些胡同住户来说他们的用水仍存在问题,以及大小便都得跑去户外的公共厕所。
从某种程度来说,胡同的居住环境就代表着落后,而落后也意味着麻烦和糟心,这与周边的现代化大都市一对比起来,那简直就是一天一地。
同时为了凸显这种鄙夷,制作人还安排了一系列的事情,比如胡同老庙的翻新,这事情对于胡同里相对年轻的居民来说不仅没有任何的负面影响,相反还会为能分到“扰民费”而美滋滋。
当然,更为激烈的安排还要属杨大爷的儿子,他似乎很早就离开了胡同,同时也在外头购置了新的大房子,准备在下周就接杨大爷过去和媳妇一同居住。然后在这个背景下也就有了这样一番对话。
儿子:“爸,装修味已经散得差不多了,下礼拜咱就能搬进去了”
杨大爷:“我还没收拾完呢”
儿子:“哎哟,您那些破烂儿就别要了,该扔扔”
在儿子眼中杨大爷的东西就只是一堆“破烂”,注意了,这可不单纯是儿子的主观情感,透过镜头我们确实能看到破掉一角的面碗,以及杨大爷家中那一堆堆饶有年份且在现代工业面前已经不再具备多少实用价值的东西。
当然,“破烂”和“没用”只是以杨大爷儿子为代表的年轻大众的看法,但对于杨大爷来说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回复:“老扔老扔,我这些都是有用的”。
以及在面对老庙翻新的时候会说出一句不满意:“那房子就不该动土,老房子擦擦灰得了”。
杨大爷是“念旧”的,而这个设定也让《小卖部》的故事具备了一点儿的“眷恋往昔”滋味,而这个滋味也容易让人关联上第四集的《乡村巴士》,后者讲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无奈失去,并表达了导演对乡村生活的眷恋,在某种程上批判了现代化的弊端。
《小卖部》也有着“无奈失去”的部分,那就是杨大爷在小胡同里生活所积攒的点点滴滴,在搬去新商品房后,这些物品以及更重要的“习惯”也都得留在胡同里,乃至遭到彻底的丢弃。
所以在我看来,《小卖部》在某个侧面上其实讲述了一个有点儿残忍的故事:《杀死那个住在胡同里的杨大爷》!
当然,这个“杀死”在年轻大众的角度,即杨大爷的儿子,以及屏幕前观看这部动画的相当一部分受众,在他们眼中杨大爷的“念旧”其实只是一种病,是因为闭塞和古板从而封闭起了对新鲜事物接纳的态度所导致的。
也因此,杨大爷至今仍不懂如何用智能手机看新闻,只能每天跑去小卖部买报纸;也从不去学习如何用手机交水费,哪怕只是一个扫码就能搞定的事情。
还有面对新推出的垃圾分类处理的时候,他都总会摇头吐槽一句:“比核桃还补脑,每天都得耗这神”。
在年轻大众眼中,杨大爷的生活就是一个大写的“代价”。这个“代价”一方面指向了不便捷,也就是所谓的麻烦,另一方面则指向了前面说到的乏味---有哪个年轻人能忍受日复一日且重复的单调?有谁在看到某个老人每天都出现在同一个餐厅、坐同一个位置、点同一个菜品...用几乎类似代码复制的方式来耗散生命的时候,不会为这些老人萌生出些许腐朽与悲情呢?
所以从年轻大众的角度来说,这个“杀死”是带有“救赎”意味的,是在诠释一个将杨大爷从黑暗封建带向光明未来的手段---强行将那生活在昨日的迂腐的杨大爷杀掉,继而让他在明日重获新生。
如上便是《小卖部》制作人揭示的大众对落后社区和老年人生活状况的鄙夷态度,但注意了,“鄙夷”这个点占据的篇幅其实只有一小部分,远称不上“基调”的存在---它更应该被看作是“背景知识”,是观众们看动画前就应该具备的认识和情绪,也或者说是“偏见”。
然后当带着这番偏见的观众来看《小卖部》后,他们就会萌生出一个想法:原来闭塞和古板的那个是自己。是的,其实它所诠释的内核是---尊重。
呼吁“尊重”是没有抨击意思的,所以《小卖部》就不像《乡村巴士》那样抨击现代化的弊端,相反还如前面说到展示了科技发展的种种便利影响。只是在此基础上,它还给我们呈现了老年人生活真实且充满生机的另一面。
杨大爷的生活确实单调,这属于客观上的事实,只是每天两点一线从小卖部到胡同老家往返而已。
但从主观感受上来说,杨大爷的生活可一点都不乏味,他知晓和关心着胡同里存在的一切人、事、物。
他每天都会给石狮子擦拭身体,都会唠叨小胖子赶紧找对象;
他知晓每一只野猫咪的名字,每每遇见都会友好向它们问候;
他会与胡同路上遇到的每一位邻居都拉扯几句,会去提醒街坊记得拔掉房顶新长的草;
他还会犹如一个小孩子般跑去买糖葫芦,并转头走去围观下棋的热闹;
在天气暖和的时候,他还会跑去附近的湖里游泳健身;
有时候在饭点路过邻居家的时候,他还会特意跑去窗前偷窥一把。还会在临到家门口的时候给隔壁车主提供胶带的帮助,他似乎早就知道这个钟点一定有人在那里,他对胡同里的一切都了如指掌,并能未卜先知。
杨大爷的这一系列行为都是自发的,也就没有所谓的“坚持”一说,完完全全出于本能偏好所促就的。而他对石狮子、胖子、以及车主等等邻居的照顾,也很好体现出杨大爷对胡同生活以及秩序的守护,他是真不想有一丁点儿的变动。
注意了,这个“不变”并不是所谓的“僵化”和“守旧”,而是一种对“彼岸”的珍重。
事实上,在批评杨大爷的胡同生活的时候,我们是真应该先审视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出发点,看看是否有把“僭越”错当成了“拯救”。
杨大爷的胡同生活究竟有错没错,这其实是关联着一道涉及数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的难题,也就是所谓的“探索与收获的取舍问题”---我们是应该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去探索更多信息?还是应该专注于对已有信息的收获?
这个难题困扰了学者很多年,直到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一位名叫基廷斯的数学家才在关联“时间因素”后,提出了知名的基廷斯指数。
这个指数的运算比较复杂(我也不懂),但关键的洞见概括是:如果你预期的时间(停留在某地的时间、寿命等等)比较长,那探索新事物的价值就越高,反之享受已有事物的价值会更高。对应到人的一生,那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应该多尝试多探索,而随着年龄的长大,我们就更应该聚焦在享受已有的收获中。
这是在理性层面给出的“应然”判断,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判断是相当契合杨大爷行为的。
但还没完,在另一个同样非常知名的经由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操盘的实验中:安排了年轻人和老年人两个实验组,分别问他们如果接下来可以跟一个人深入交流30分钟,那会在“直系亲人”、“刚读完的那本书作者”、“有共同兴趣的陌生人”中选择哪一个?
在一开始的时候老年组都选择了“直系亲人”,而年轻组则选择后两个。
但在心理学家改变一下条件后,如询问年轻组时加上“明天就要出很长时间的远门”,以及在询问老年组时加上“突然有了技术突破,你的寿命能延长20年”后,如上选项的结果又完全相反:年轻人挑选了“直系亲人”,而老年人则选择了后两个。
这个心理实验的价值就在于,它剔除了大众观念中“老年人闭塞和愚昧”的偏见,并笃定的告知了我们其实老年人和年轻人都拥有一致的“合理规划人生”的能力,而这种凭借经验直觉所作出的选择也是完全契合理性计算结果的。
另外还有不少研究表明,例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教授,大卫-阿尔梅达(David Almeida)便领导过一项横跨20年,囊括3000多名成年人的研究,该研究发布在《发展心理学》杂志上,并得出了:随着年龄增长,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会变得越来越好的结论。
这个变好,最主要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减少,而这其中也就少不了对新事物尝试的减少---探索新事物没有我们想象中具备那么多的惊喜,这也只是浪漫抒情,真实是探索往往会导向失败和不如意。
阿尔梅达说过:“老年人的行为存在一种倾向性,他们想要最大化和享受所拥有的时间”。
所以我说,杨大爷的生活不仅不是腐朽和愚昧,而是一种对触及彼岸后的幸福享受,以及对这种幸福状态的珍重。
当然,在动画中这种“珍重”是一度被浪漫化的,制作人不仅让杨大爷关心每一位邻里的状况,还让他对胡同里的每一个雕塑、每一个小动物都予以照顾,也正因此才有了后半剧情出现的那场“妖精‘绑架’杨大爷出席感谢宴”的戏码。
在席上各个妖精都分别向即将要离开胡同居住的杨大爷表达了感激之情,而这场会席也让整天板着脸的严肃杨大爷笑逐颜开了起来。
这个笑是一种欣慰,诠释了杨大爷对自己的行为得到价值认可后的兴奋之情:儿子和年轻的大众依旧存在偏见也没关系了,只要杨大爷想要守护的某些幸福之物能认可自己那就足够了---而这也就是剧情末尾,搬离胡同后的杨大爷将一箩筐妖精装进自己家里(心里)的指代。
最后
如上便是《小卖部》想要传递的内涵价值,它没有对现代化生活表达过任何的不满意,它只是在呼吁年轻大众要对老年人的生活选择,多给一点儿的理解和尊重。
是的,在社会上拼搏的年轻人确实需要尝试新事物的斗志,以及面对未知时的勇气,而这种对所谓的积极能量的迫切诉求也会带来所谓的“焦虑”,然后这种焦虑的尽头也就是《杀死那个石家庄人》的一句歌词:“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厦崩塌。云层深处的黑暗啊,淹没心底的景观”。
这是一种因为僵化,因为不思进取,因为沉浸舒适区所酿造的被时代巨轮碾压的悲剧,而为了不被拖进黑暗深渊,年轻人们也就只能够拼命地尝试和奔跑。
但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及焦虑的精神状态,并不是年轻大众在老年人生活选择面前趾高气昂的理据,这只是一种偏见和无知。
对于杨大爷们来说,他们早已完成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探索,此刻的他们也正在享受着喜悦的成果。
而这就是专属于他们的“最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