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真动物版”《狮子王》公映,成为暑期电影开局的话题之作,3天3亿元的票房成绩虽不算傲人,但也给近期低迷的市场,带来了一些热闹。这版《狮子王》,翻拍自1994年动画版同名电影,当年动画版电影的小观众如今长大了,看到童年回忆重现于大银幕,许多人都表示“看哭了”。
动画版9.0的评分与“真动物版”的7.5评分,或能表达观众对两版电影的态度,这其中的分差,肯定不是出在故事方面,“真动物版”完整复刻了动画版的故事,并且细节方面增加了20余分钟的戏份,使得角色性格显得更加饱满,导致后者不如前者的原因,恐怕还是观众的怀旧心理使然,对于动画片的先入为主,以及被牢牢印在脑海里的动漫形象,人们有着强烈的排他性,这种状况在其他诸多翻拍作品身上均有体现,是很正常的。
“真动物版”《狮子王》的最大亮点,出现于小辛巴被巫师拉飞奇高高举起的那个瞬间,猫科动物的憨萌,神态表情的逼真,都让人难以抗拒,小辛巴的可爱,以及随后它命运的巨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影迷公认,《狮子王》有着《哈姆雷特》式的悲剧色彩,尽管借用《哈姆雷特》的结构,让《狮子王》的故事具备了经典意味,但如果舍弃这种结构,把《狮子王》拍成纯粹的“治愈系”,相信也一样能大获成功。
时隔多年之后再看《狮子王》,情感已经不是它最能打动人的部分,包括小辛巴躲在父亲的怀抱里躲过角马群的踩踏等情节,虽然也曾催人泪下,但对于过于熟悉这些情节的观众而言,也损失了不少情感感染力,这是翻拍作品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当观众需要被猝不及防感动的时候,可以预知的、重复的情节,是无法造成足够力度的冲击力的,这恐怕也是“真动物版”《狮子王》减分的理由。
所以,评价《狮子王》的成败,真得抛弃原片影响与翻拍片的新意,而应当把注意力放在影片的票房上,票房的高低,决定了当下观众对于经典的认同分寸,简而言之,票房高,就意味着经典的翻拍价值大,票房低,就标志着经典可以稳固在原来的位置上没必要再翻拍。
这种看上去貌似很“功利”的做法,其实是对电影魅力的一种验证。固然,向经典与传统回归,会让电影回归它被发明的本义,维护电影的仪式感,而一旦向经典与传统回归失败,则有可能导致整个行业崩塌,导致受众纷纷转向其他娱乐消费领域。
因此,评价与消费电影,要尽量离开那道无形的约束,只要是自己喜爱的、崇拜的,只要目标或人是正直的、健康的、自觉的,就都值得人们去跟随,但前提是,再跟随的时候仍要保持距离与空间感,别把出生、成长于同一片土地上的人们,变成没用的较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