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身亡房间]很空出世,影片由真人和三维动画结合,在现实与网络两个空间中,完成了一个关于残酷青春的故事。
这部电影入围了第6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全景单元,被盛赞为“波兰20年来最酷电影”。
[身亡房间]豆瓣7.0,IMDb6.6
(相关资料图)
[身亡房间]确实很酷,除了包括网络空间、三维动画、及少年之美在内的视觉冲击,影片本身讲述的故事也很酷——美少年之死,以及和去世有着血缘关系的,孤独。
虽然残酷了一点,但就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壁花少年]一样,多少能让人感到共鸣。所以酷得不飘,本质上是部青春片。
时隔九年,[身亡房间]终于出了第二部,[身亡房间2:仇恨者]。按惯例,第一部是“20年来波兰最酷的电影”,第二部过了将近十年,理应被期待为“30年来波兰最酷的电影”。
[身亡房间2:仇恨者]豆瓣6.9,IMDb7.1
仍然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结合,拥有更好的动画效果及科技感,[仇恨者]似乎担得起这个期望。
但[仇恨者],酷是酷,就是有点玩儿脱了。喧宾夺主,主次不分,是这部电影最大的问题。
主人公托梅克是个法律系大学生,影片一开头就是他正在校长室里挨训。因为论文涉嫌抄袭,他面临被学校开除的处罚。
托梅克哭得像个泪人儿,解释自己只是“忘了写引号,造假不会造得这么明显”。
校方坚持决定,把他给开除了。
看过第一部的人,看到这儿肯定会觉得[仇恨者]跟第一部基调差不多,在这个无情的境遇中,少年可能遭遇着诸多不被理解的难言之隐。而这个惩罚,也许会成为压死骆驼的稻草之一。
但是,[仇恨者]却和观看者开了个玩笑。得知自己被开除的托梅克,抹了抹眼泪,掏出了本著作,对教授说:“您能给我签个名儿吗?”
[仇恨者]设立了个幌子,让大家心理预期这是部和前作类似的影片,然后就开始一路颠覆。托梅克的心理承受能力,可不是第一部里的那个只会沉浸在网络世界中的阴郁美少年能比的!
[仇恨者]的剧情也比前作更高能。
这部电影酷在元素:窃听、操纵、权谋、政治、暗杀。这些元素如果出现在谍战大片一点儿都不稀奇,但都发生在一个屌丝身上,就很酷了。
还有什么比屌丝一路打怪升级、一路逆袭更酷的?
托梅克是个十足的屌丝,被学校开除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他家境贫寒,学费生活费都靠一个上流阶层家庭的资助,和自己打工挣的钱。然而,自己却喜欢上了资助家庭家的富家女,加了人家脸书七年都没通过。
莫欺少年穷,问题是这个少年之所以屌丝,不在于穷,在于猥琐。
因为得不到女神的青睐,就采用窃听和人肉的方式,和对方拉近距离;
因为自尊心作怪,喜欢吹牛撒谎,然后再拼命地圆。
按照前作的模式,少年将会死于这种自卑的消磨之中。
但[仇恨者]不一样。
托梅克可不是简单的猥琐,是有智商的猥琐:他在猥琐中锻炼出了极强的心理素质,就算听到女神在家里嘲讽自己,也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制造各种偶遇;就算打肿脸充胖子,也有办法把自己吃成真胖子。
生活在他自己编制的谎言中,每句话都是有心的,每个偶遇都经过设计,每种情绪都经过排练。
除了目的,什么都能放得下。正因如此,他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一家“公关公司”。
这家公关公司的座右铭是:兵不厌诈,教科书是《孙子兵法》。
托梅克的窃听技能,人肉技能及说谎技能、演戏技能,都在公关公司得到了施展。公关公司需要的正是他这样“没有底线”的人,他们为了客户的需求,去制造八卦,搞垮客户的竞争对手。
这个对手有可能只是个网红,也有可能是个市长竞选人。
托梅克在公关公司不择手段,如鱼得水。
比如,不惜背离自己的性取向,给市长竞选人下药后再和他亲热;
为了钱,和能当他妈的女上司上床;
随时可以上演亲妈要死了的苦情大戏,尽管亲妈早死了。
在托梅克演技压裂的时刻,总能让人感慨。一开始,你认为他是真情实感,越往后你越发现,真情实感也只是他的表演道具而已。
托梅克就像回宫后的甄嬛一样,靠着演技与算计,让那些曾经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当然也抱得美人归。
[仇恨者]的主线是托梅克的感情线。
这部电影容量很大,有很多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支线,每一条都是爆点。但所有的支线都以感情线分裂出来,起于感情,结束于感情。也就是在感情线里,还能看到他的一点点真情。
欲望果然是第一驱动力。
当感情线里也没有真情流露了,这个人就彻底地改变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部爽片,剧情中的窃听、操纵,迎娶白富美到达人生巅峰的结局满足了很多直男的幻想。这确实是个屌丝逆袭的故事,但电影不是在讲他的逆袭,而是在讲他逆袭的代价。
别忘了这仍然叫[身亡房间2]。
乍看上去,影片和“身亡”不沾边儿,实际上,托梅克的逆袭过程也是人性一点点消亡的过程——过程中,他是自我的主宰,他任自己的人性消亡。
如果说第一部是真·身亡,那这一部就是真实自我的身亡,活下来的,是虚假的、彻底异化了的自我。
有一种逆袭,并不励志;有一种成功,并不值得向往。
但道德论会矮化这部电影的立意。托梅克深知他所处的社会阶层,注定自己大概率会是个“什么都不是”的人。而要实现小概率的成功,必须要付出代价。
只有没有底线的人,才什么都做得出来,什么都能得到,托梅克的代价是人格。
当他得到了一切,他还是他吗?
[仇恨者]不是一个人的身亡,而是一个阶层的人的身亡。
[仇恨者]的野心很大,这种野心在高密度且高能的剧情中得到了体现。这是部让人看得过瘾的剧情片,你甚至会产生幻觉,觉得《黑镜》又出剧场版了。
可惜支撑不住[身亡房间]的title。前作那种对于内心挣扎与孤独感的展现,少年心态的逐渐崩盘,走向去世的每一步,在[仇恨者]中完全找不到踪影。
出生于1993年的主演马切伊·穆萨罗斯基的演技毋庸置疑,但是剧本对于展现人性的冷漠使得他的演技缺乏用武之地,出卖人格的内心戏,只是蜻蜓点水一般,如同复杂剧情的一个不起眼的背景。
由于缺乏对于内心历程的刻画,甚至让人感觉,这个少年一出场就是死的。
故事够精彩,导致电影被故事裹挟了,把所有最有话题度的热点整合在一起,再巧妙,也显得有点投机,像篇10w+爆文。
多了传奇,少了那些能被所有人感受到的挣扎与无望。
而后者,才是[身亡房间]的招牌。
你怎么看[身亡房间2]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