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文/西帕克
今年2月,漫威电影宇宙全新作品《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简称「蚁人3」)在全球同步上映,也成为继2019年的《蜘蛛侠:英雄远征》三年半之后,第一部同步引进的漫威电影,与之前非同步上映的《黑豹2》一起,宣布了漫威电影回归国内大银幕。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漫威已经成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厂牌,它曾经在国内拥有大量粉丝,是外片第一IP,《复联4》至今仍是在国内卖的最好的海外电影。但随着其四阶段几乎全部缺席国内大银幕,老粉逐渐退坑,新粉难以进入,漫威也逐渐变成众多电影IP中,平常的那一个。而在全球范围来看,虽然有《蜘蛛侠:英雄无归》这样靠卖情怀和话题性出圈的影院救市大片,但第四阶段随着《永恒族》《奇异博士2》《雷神4》等电影接连遭遇口碑滑铁卢,漫威电影的口碑不败神话,早已破灭,似乎三年来国内观众也并没有错过太多。
《蜘蛛侠:英雄无归》如今《蚁人3》作为开启漫威电影宇宙第五阶段的首部作品,并首次在电影中将未来两个阶段的大反派征服者康介绍给观众,可谓是一部野心之作。但遗憾的是,本片目前只在烂番茄上拿到47%好评率,且有不停下降趋势,漫威宇宙口碑最差作已成定,也为第五阶段的未来口碑走向,继续打上了问号。在漫威宇宙中,《蚁人》系列一直走的是小而美平易近人的平民喜剧+偷盗类型片的「十一罗汉」式路线。由保罗·路德饰演的蚁人,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偷变身为超级英雄,而他的能力则是非常不起眼的缩小功能,小毛贼为了家庭救赎自己,偷取大财阀的不义资产,化身小小罗宾汉,相较于其他英雄电影,格虽小,但胜在形式新颖,嘴炮有趣。《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在很多时候,编导甚至可以很聪明地在缩小和放大间无缝切换,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日常所见,让一张地毯一个浴缸都可以成为危险和笑点的所在。靠着这样的模式,《蚁人》前两集分别在烂番茄上有着83%和87%的好评率,在漫威电影中就算不是扛票房之作,也处在口碑第一档。也可能正是由于蚁人系列积累的声望,让漫威选择了其为第五阶段开路之作。《蚁人》系列第三集,虽然保留了导演佩顿·理德导演和绝大部分主演阵容,但核心内容则与前两集完全不同。蚁人一家由于向量子领域发射信号,而进入了另一个属于量子的平行宇宙。这个宇宙有着截然不同的各种生物和语言,且被可怕的征服者康所统治。这部电影不再是一部行走于城市之间,以超迷你视角仰望日常的喜剧,而成为了一部类似《沙丘》和《星球大战》式的太空歌剧软科幻片。造成这样差异的原因则在于相较于保持「蚁人系列」的一贯风格,漫威更需要的其实是为后面的电影铺路,作为一个漫长「电影剧集」第五季的首集,《蚁人3》也不得不为整个漫威系列的大棋,放弃自己的小小追求,为整个宇宙挨上一枪。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从《洛基》引入平行宇宙之后,漫威第四第五阶段,已渐渐向构建新的平行宇宙世界观倾斜。《假如》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了整个平行宇宙世界观的规则,《英雄无归》和《奇异博士2》则大卖索尼和福斯曾经的漫威旧作情怀,以平行宇宙之名,行怀旧IP串联之实。到了《蚁人3》漫威已不能再走旧IP联动老路,必须实实在在创建一个新的「宇宙」,无奈却碰到了自己的短板。在本片中,漫威启用了全新编剧杰夫·洛维斯,并提前宣布洛维斯亦将担当《复仇者联盟5、6》两集的编剧,让《蚁人3》成为了洛维斯的试水之作。事实上,洛维斯在此前从未担任过电影编剧的工作,而是靠着《瑞克和莫蒂》动画系列在业界知名,这其实也暗示了漫威构建多元宇宙的风格和走向。
《瑞克和莫蒂》第四季看过《瑞克和莫蒂》的观众肯定知晓,这是一部以多元宇宙为舞台的成人恶搞向动画片。在动画中,瑞克靠着自己的次元门枪穿梭于不同的平行宇宙之间,讲着各种充满冒犯的黄色笑话,做一些让人瞠目结舌的破格之事。而《蚁人3》中出现的量子宇宙,则无疑是《瑞克和莫蒂》去掉了成人化内容之后所做的全年龄版本,我们可以看到两部作品的不少相似之处。比如完全由不同平行宇宙中瑞克组成的瑞克星球对应电影彩蛋中的康之议会(当然,也可以说二者是互相致敬,因为康之议会在漫画中首次登场于1963年),再比如粉色果冻人、西蓝花人这类奇形怪状不讲道理的外星生物,甚至连喝下果冻人的体液可以懂得他们的语言以及「打洞」的笑话,都有着十足的「瑞克和莫蒂」风味。但相同的配方,放在动画里可以博人一笑,放到电影中则显得远远不够。《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瑞克和莫蒂」的平行宇宙观念是建立在有无数平行宇宙所以也有无数可能的观念之上的,其本质还是借一个所谓的理论,行恶搞和玩笑之实。既然有无限可能,那怎么玩都不会出格,出来什么人都不会让人意外,其动画也很好的实践了这样的理念。于是,在动画里出现的各种怪人,其实都是一些现有生物、名人和文化符号的借壳版本,怎么夸张怎么来,而不需要为其科学性做任何解释。到了《蚁人》系列这样的玩法就很难让观众买单,从动画到真人,经历了一层真实性的转变,观众对于其中科学道理的要求显然更高一点。前两集中,编导还可以煞有介事的解释一下「皮姆粒子」和「量子领域」,到了这一集则对于为什么进入量子领域会有一个这样的平行宇宙闭口不谈,只是靠强行设定告诉你这个宇宙就是这样的,可以说是毫无道理。
《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相对于其他总是醉心于解释各种可选远离的科幻电影(如诺兰的作品),这部的科幻感只能完全让位为奇幻了。而最后搬出的蚂蚁救兵,更是毫无铺垫,一句话不解释就带过了蚂蚁突然进化千年的超级BUG,可谓是机械降神的最低境界。在观众要求越来越高的当下,连《星球大战》和《哈利·波特》都在不停从科学和社会学的层面找补自己的设定,让一切更合理。而漫威宇宙则依然在自暴自弃,往不能自洽的方向越走越远,无疑也是把观众当傻子的低级拍法。事实上,相似的世界观问题,早在漫威拍《雷神》和《银河护卫队》时就已存在。但之前还可以靠一些接地气的设定、演员表演和80年代劲歌金曲找补回来,而到了《蚁人3》,则完全成了奇观的游乐场。脱离了我们熟悉的地球,来到充满光污染的量子领域,让本该世故有趣的插科打诨都没了施展空间,最后剩下的便仅仅是一些观众早已厌倦的好莱坞式「猎奇」感。对于今天,看惯了各种大片的观众,这点东西,显然是不够的。《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而另一个问题则在于,迪士尼对于漫威布的大而不当。近两年,为了推广迪士尼+流媒体平台,漫威剧集一直被作为持续产出的IP衍生不断推出,其和电影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同时也让未订阅迪士尼+的普通观众,观看漫威电影的理解成本增加了不少。一般的系列电影,拍到第三集,只需要观众看过前两集。而对于漫威新入坑的观众来说,则需要狂补几十部电影和新加入的大量剧集。以《蚁人3》为例,如果你没有看过《洛基》的话,则不会知道康其实是一个发现了时间旅行和多元宇宙秘密的普通人,不会知道是女洛基了遗留者康后,才产生了如今的多元宇宙康,也会完全看不懂最后「康之议会」的彩蛋。与其说本片是「蚁人3」,倒不如说是「康1.5」,连片尾字幕写的都是「康即将回归」,根本没拯救了量子领域的蚁人什么事。过大的宇宙显然是对观众的一大负担,也是如今漫威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DC已经学会了在主宇宙之外,拍摄如《小丑》和《新蝙蝠侠》这样的作者电影佳作。而漫威依旧故步自封,想着每部新作都能继续给原有宇宙添砖加瓦,无疑是危险且对于创作者亦是有伤害性的。《新蝙蝠侠》回看漫威近几次的口碑滑铁卢,其原因归根结底其实是创作者的个人印记和漫威宇宙需求的爆米花效应难以相融造成的。《永恒族》本该是一部探讨永生困神性和人性对抗的艺术电影,但加入了大反派和大场面后,却成了一个人物动机可笑的视觉大片。《奇异博士2》本该是一个充满血腥和恶趣味的山姆·雷米式B级片,但硬要放到漫威宇宙里,则变成了腥红女巫人设崩塌,前后难以衔接的碍眼作。
《奇异博士2:疯狂多元宇宙》《黑豹2》本该是一部面向奥斯卡的悼亡电影,却硬加了半小时过家家般的带兵打仗。《雷神4》和《蚁人3》的导演则都只适合拍喜剧,却被逼无奈拍起了奇幻史诗。在这个越来越多元化的世界里,漫威看似也在拍摄多种族电影,但事实上其统一宇宙的要求,则强制让所有的作者必须在某个时间点收手,回到他们需要的单一类型电影中。最终呈现的便是作者性和娱乐性产生的巨大割裂感。而漫威所创造的这类面向所有观众兜售的电影,已在走下坡路。越来越多样的需求和越来越小的市场,让电影人必须面对这样的新现实,即一部电影可以卖给所有观众的时代,已经过去。《阿凡达2》虽然已然卖得很好,但也不可能超越《阿凡达》,未来也很难出现如《复联4》那样现象级的超级大片。
《阿凡达》《壮志凌云2》在去年救市,但其根本无法进入国内市场,迎合的也是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情节;国内观众热爱《流浪地球2》和《满江红》,而同样的《流浪地球2》换到香港市场,则会被《毒舌律师》吊打。面向不同地区的细分观众,拍摄更细分的电影,才是最佳出路。
《壮志凌云2:独行侠》事实上,漫威并没有真正变差,它有在改良,但多数时候还在拍着一样的电影。相较而言,观众对于一部好片的标准,早已悄然发生了变化。但也必须看到,经历阵痛的漫威,有在尝试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折中道路,以拥抱不同,求同存异。比如,在国内被大骂政治正确漫威最烂,豆瓣5.5分的《黑豹2》,在烂番茄上也依然有84%的好评率,并提名了五项奥斯卡。《黑豹2》如果它帮助安吉拉·贝塞特这样的优秀(却不被重视)的演员拿下了女配小金人,你能说这样的电影是无意义的吗?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漫威电影还不会结束,大部分的观众还会继续走入影院购票支持。《蚁人3》虽然扑了,但至少我们记住了乔纳森·梅杰斯饰演的征服者康。《蚁人与黄蜂女:量子狂潮》也许从更大的维度来说,漫威其实赢了,因为让观众记住这个新角色,便是这部电影的最大目的,而蚁人这个昨日黄花,不能拍第四集又如何呢?真正的胜败,还要到《复联5》再看了。